揭秘《绝命海拔》:96珠峰山难的真相是什么?

2021-01-07 14:14:32未知 作者:嗨乐山网

[摘要]《绝命海拔》今日在内地公映。影片的故事背景源于1996年珠峰的山难。这起山难的生还者说法不一,本文依据登顶生还记者乔恩克拉考尔所著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进行简要介绍。

《绝命海拔》终极预告 逼真特效还原真实雪崩截图

《绝命海拔》终极预告 逼真特效还原真实雪崩

2'37''

445204

腾讯视频

《绝命海拔》终极预告 逼真特效还原真实雪崩

关闭自动播放相关专辑 推荐视频: 收起视频

正在播放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绝命海拔》剧照

腾讯娱乐专稿(文/zenzenzen 编辑/端梧、三替)

《绝命海拔》不仅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严苛地按照尊重史实的态度拍摄而成的电影。也正因为此,在什么是真实和拍摄手法上,这部电影遭遇了质询。

《绝命海拔》的故事背景,源于1996年珠峰的山难。这起山难的生还者说法不一,本文依据登顶生还记者乔恩•克拉考尔所著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和维基百科上的各种相关条目,选取一些关键人物和事件进行简要介绍。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原著小说和《绝命海拔》海拔

1、为什么电影铺垫如此之长,而不直接切入惊心动魄的雪山戏?

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对商业登山队中的业余登山者来说,攀登珠峰是足有1个月之久漫长而乏味的巨大工程,而绝非只是冲顶的那一天。队员会徒步进行到大本营,在海拔逐渐升高的4个大本营之间来回进行高海拔适应性训练,复习如何使用高山和攀冰装备。这段时间的各种高海拔训练就已经使很多人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登顶前体力已大不如以往。而组织者和夏尔巴人也需要进行建营,在登顶途中挂绳,放置备用氧气瓶等等组织工作。

二是造成山难的原因不仅只是下山途中致命的风雪暴,不能忽视的是很多关于人的、无数细节的堆积而成的辅因。任何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铺垫都有可能是促使5月10日那天从尼泊尔境内珠峰南坡冲顶3支登山队中5人死亡的原因之一。3支登山队分别为Adventure Consultants (AC队),Mountain Madness(MM队)和台湾队,其中AC队死亡4人,MM队死亡1人。电影前半段对重点人物的逐一进行介绍,也尽量减轻观众在后半段时,登山者都全副武装只露出鼻子时无法识别人物的迷茫感。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电影人物合照和真实人物照片,上为剧照,下为真实照片

2、为什么电影里出现了如此多的人物,但是又没太多互动,也没有其他登山题材影片中感人的互助精神?

首先,正是因为人多,才间接造成了更多人的死亡。

由于通常珠峰顶下午就会刮起风雪,各队伍的登顶窗口是相对集中的——

惯例是半夜从4号营地出发,下午2点之前不管是否登顶必须回撤。AC的领队罗布·霍尔Rob Hall试图协调几只队伍分散在不同日期登顶,但遭到拒绝。而由于种种无法追溯的原因在近8000米的南坳的绳索没有提前固定好,导致一堆登山者在南山口和另一个瓶颈8800米的希拉里台阶造成了拥堵。

在8000米以上的海拔,每多呆一分钟就意味着体温降低,消耗氧气,丧失神智,后来发生的很多在旁人眼里的愚蠢和无法理解的举动和决定,都需要考虑到极高海拔导致神智急剧下降的因素。

但同时,人多也是后来积极救援的力量,好几只登山队已经陆续进行到2—4号营地,准备在后面几天登顶。在得知发生山难后,很多人例如来拍电影的IMAX队(其拍摄的IMAX纪录片已在1998年发行),都积极参加到救援中,避免了更多的伤亡。

另外,关于队员之间的关系,电影一开始也花了篇幅说明了AC和MM两只都是商业登山队伍。也就是说,每个客户花一笔钱参加到这个队里来,电影中交代了6.5万美元,很多人并没有太多高山经验,互相之间也不认识,因为背景五花八门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可以互相依托生命的关系。

而所有后勤工作,包括运输、铺路挂绳、建营,都由组织方完成,其中包括很多夏尔巴人。所以队员之间可谓基本没有什么感情和信赖,这从绳索的使用方式中也可以看出来,用的都是各自独立的固定绳索,队员之间并没有短绳连接(除了MM队的女富豪兼网络记者Pittman,由一位夏尔巴向导用短绳拖拽登顶)。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绝命海拔》剧照

3、AC“冒险顾问”和MM”疯狂山脉”两个商业登山队之间的竞争关系具体是什么情况?

95年左右是珠峰商业登山产业刚兴起的阶段,AC和MM是起步较早名气较大的两家公司,那段时间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媒体曝光和知名度。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作者乔恩•克拉考尔本来是被他所在的杂志社安排跟MM队随队采访,但在临行前,AC队提供了一个更优惠的方案给杂志社,用广告换免克拉库尔的登山费用,杂志社从节省费用考虑就改让他跟着AC登山了。

95年AC没有能够将任何一位客人成功送至登顶,96年又有随队记者,领队的登顶压力可想而知。而MM队里也有一位随行网络记者Pittman,也许这也是Pittman全程受到一位夏尔巴向导一对一拖拽登顶照顾的原因。这样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心理压力,到后来在高海拔的影响下和各种其他因素演变成了两位领队都做出非理性偏离原则的致命决定。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领队霍尔

4、 AC冒险顾问队的领队罗布·霍尔是怎样一个人?

罗布·霍尔是新西兰人,作风严谨。在山难之前他完成了5次登顶珠峰,在当时是非夏尔巴人中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人。霍尔当时怀孕妻子是一位医生,之前也跟霍尔一同登山。

霍尔致命地答应邮差道格·汉森在已经大大晚于回撤关门时间点继续协助其登顶而不是立即返回,电影中对这两个人的渊源有铺垫说明。因为汉森在95年也参加了霍尔的登山队,但是在距离顶峰300米的地方因为体力不支和时间不够被劝回。汉森在这一年当中又拼命打两份工攒钱,在霍尔的劝说下再次尝试登顶。所以电影中也有提到是霍尔主动提供给汉森一个很大的折扣希望他再次加入到96年的登山队。可能对汉森来说,这一次死也要攻下山顶,而为什么经验丰富的Hall同意并且陪同邮差走上了致命的一步,是各种感情因素在高海拔作用下消灭了理性?然而没有人再有机会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了。

另外一个致命因素是AC的另一个向导Andy Harris由于各种高海拔神智的原因误以为希拉里台阶下方的储存氧气瓶都是空的,而事实是氧气瓶都是满的但指示表由于结冰问题不工作了,而Andy坚持认为空瓶了并且把这个信息告诉了Hall。这个判断导致了Harris自己的死亡和Hall在氧气耗尽的情况下没有试图去拿满的氧气罐。

霍尔垂死之际和妻子用卫星电话通话是真实的,并非故意制造的煽情情节。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斯科特·费雪

5、MM疯狂山脉的领队,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斯科特·费雪Scott Fischer是怎样一个人?

斯科特·费雪是美国人,电影塑造了一个嬉皮士样的充满了个人魅力,并似乎并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登山奇才的形象。但是斯科特的家人并不买账,批评影片把斯科特描写成一个成天喝酒不修边幅的家伙。

斯科特是第一批无氧登上世界第二高峰的美国人,并在那里认识了罗布·霍尔。 他也曾经无氧登顶珠峰,并且发起了清理珠峰空氧气瓶垃圾的运动,尼泊尔政府在这项运动的启发下制定了一系列例如奖励夏尔巴人带空氧气瓶下山的政策,这在当时引起了政府和登山界对于珠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

斯科特队里的一位夏尔巴向导因为高山症在登顶前几天下山治疗,导致斯科特自己必须承担起部分夏尔巴人的工作,登顶前几天在高海拔地区来回奔走,身体一直抱恙。他在5月10日坚持登顶导致下撤时体力不支,这个坚持应该来自前面所述两队竞争压力导致的不理智的决定。5月11日上午当暴风雪稍停后,当夏尔巴人上山试图营救斯科特时,他还有呼吸但已几乎没有神智,夏尔巴人于是营救了离斯科特不远处也被困了一晚身负重伤但尚有行动能力的台湾人高铭和。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幸运生还的贝克

6、贝克Beck Weathers生还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Beck Weathers是个医生,一位名副其实的德州硬汉。他由于眼疾并没有登顶,先是在8000多米的阳台(Balcony)生生地等霍尔几个小时,没等到霍尔就跟随其他人下撤,途中遇到暴风雪找不到四号营地。暴风雪稍弱后,Weathers和难波康子因为体力太虚弱,其他登山者先回四号营地寻找救援,但是当Anatoli Boukreev当晚在风雪中只身出去搜救时没有能把Weathers拉回营地。第二天也就是5月11号上午其他向导和夏尔巴人再次出去救援时,判断Weahters和难波康子都失去意识只剩微弱的呼吸,没有生还的可能了就把他们留在了原地。

Weathers是在5月11号下午神奇地自己站起来,走回了四号营地!他的脸和手暴露在暴风雪中一天一夜,脆得跟瓷器似的。即便已经回到四号营地,他的同伴对他的最后生还不抱希望,只是用了一些辅助性的安慰治疗,在四号营地的帐篷里过了一夜静静地等待Weathers死去。但是他居然在12号站了起来,要知道四号营地的高度也有7950米,Weathers在队友搀扶下从四号下降到二号营地,终于在二号营地等到了直升机的救援。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电影中的情景和真实中的照片,上为电影剧照,下为真实照片

生还后,Weathers安了一个假鼻子,截肢了右前臂,移除了左手的所有手指和双脚的部分脚趾,2000年出版了一本书《Left for Dead: My Journey Home from Everest》,并在美国巡回演讲。

7、Anatoli Boukreev这位俄国向导是怎样一个人?

Boukreev是苏联时代出生的登山奇才。在全世界14座超过8000米的山峰中,他无氧登顶了十座。

乔恩•克拉考尔对他的描述是有争议的,因为他作为向导没有带氧登顶,而且早于他所有的客人提前回到营地。提前回来的原因,乔恩•克拉考尔认为在8000米以上无氧失温更快,Boukreev出于自保必提前下山;而Boukreev在他自己出的书《The Climb》中则提到他与斯科特在山上进行了讨论后一致同意让他先下山保存体力,有需要时随时准备救人。

Boukreev的理念是如果自身不具备独立登山的能力就不应该来登顶,由于当时对于向导是否必须带氧登顶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他也并不乐意配合传统的当向导的各种规矩。 Boukreev在5月10日晚所有已经回到四号营地的登山者都无法起身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在夜晚的暴风雪中救援了三人回到营地,并且他所在的MM队所有客人都生还了。

Boukreev是苏联计划经济时代培养出来的专业竞技型登山运动员,拿过苏联对运动员的最高荣誉。但是苏联解体以后他加入的哈萨克斯坦就不再养着这些运动员了,他就来了美国,但是英语很差很难表达自己。Boukreev对做商业登山这门生意没什么兴趣,是个内心纯粹深邃的人(他的美国女友后来根据他俄语的登山日志出了一本书Above the clouds,里面还有他自己写的摄影集),但是为了筹集登山费用不得不来当向导,所以有种跟大部队都格格不入的感觉。电影里这位演员是冰岛人,跟其他演员也是气质迥异。

96山难里对他不带氧气瓶的批评一直困扰他,山难后隔了几天他一个人去登了8400米的洛子峰去“静一静”,顺便创造了速度纪录。96-97年他又7次登上了8000米以上的山,并且和一位美国人合写了《the Climb》从他的角度讲了这次山难的过程回击对他的批评。

97年12月初美国Alpine Club给Boukreev颁发了最高荣誉,象征美国主流登山界对他在96山难中营救别人的认可。3周后圣诞节当天,在冬季攀登Annapurna遭遇雪崩失踪,至今未寻。

文章最后用的Boukreev一句话做结尾,是对山和登山者持有的尊重和敬意。

"Mountains are not stadiums where I satisfy my ambition to achieve, they are the cathedrals where I practice my religion." (山峰并非我追求个人野心的竞技场,而是我实践信仰的教堂。)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绝命海拔》的背后,真实人物和96山难的真相

点击展开全文
你关注的
seventeen为什么叫小次、小十七、婆队,他们是一线吗什么时候出道的?seventeen为什么叫小次、小十七、婆队,他们是一线吗什么时候出道的? 高叶今年年龄多大了,她和刘希媛长的很像对比照高叶今年年龄多大了,她和刘希媛长的很像对比照 金尤美整容前照片曝光,她多大了几几年出生的?金尤美整容前照片曝光,她多大了几几年出生的?
相关文章
说英雄谁是英雄全集txt免费观看说英雄谁是英雄全集txt免费观看 12星座示爱的小暗语,如何判断12星座是否爱你?12星座示爱的小暗语,如何判断12星座是否爱你? 说英雄谁是英雄在线免费观看完整版38全集说英雄谁是英雄在线免费观看完整版38全集 传家背后大boss鹰司忠义结局是什么传家背后大boss鹰司忠义结局是什么 分手决心汤唯电影天堂完整版在线观看分手决心汤唯电影天堂完整版在线观看 重生之门电视剧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1-24集泄露版重生之门电视剧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1-24集泄露版